走进兴福,原先路两边敲敲打打做厨具的场景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现代化的流水线和“高大上”的智能化设备。
兴福镇的厨具产业发源于上世纪80年代,从挑着担子走南闯北,挨家挨户修蒸笼、混饭吃,到在实践中摸索厨具用品加工,从原始的“比着葫芦画瓢”到后来的技术攻关、品牌建设,几十年的实践,兴福镇厨具产业不断扩张,成为商用厨具生产基地。
然而,近些年来兴福厨具产业规模的膨胀扩张,虽壮大了经济总量,也留下诸多弊端。如企业缺乏、发展空间受限、产业增长缓慢等。
“厨都”转型势在必行
走进金佰特商用厨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,竟然听不到明显的机器工作噪音,更没有工人敲敲打打的声音,环顾四周,偌大的车间里工人似乎也很少。
记者近距离目睹了一张用于制作厨柜门板的长方形钢板加工过程,钢板放入后,四个边被折出不同尺寸样式的凹槽,从放入到取出用了不到1分钟的时间。而过去人工需要半个多小时。
和金佰特公司一样,兴福伊德欣厨业有限公司也引进了萨瓦尼尼多变折弯系统。
“以前两个熟练工人折蒸饭车的门子,一天工作8小时能折120个左右,而用上这个设备以后,一天能折520个;另外很关键的一点,产品的做工精细度有了质的增加。”伊德欣公司董事长李增新说。
从萨瓦尼尼上下来的部件,接下来由激光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,原先的人工氩弧焊需要3到5分钟需要完成的工作,如今机器人只需要10秒就能完成,不仅用时更短,而且更精准细致,更结实耐用。
以前,兴福镇厨具企业大多靠模仿国外或者南方的先进产品,如今,不少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,开始在研发上下功夫。“智慧厨都”渐成气候。
绿云灶和燃气蒸柜的价格低卖到1万元和4万元,比市场上的常规产品高出3倍和10倍,销量每年达到4000余台和2000余台。张维业告诉记者,控制绿云灶的APP软件已开发完毕,届时就可以实现在手机上同时控制多台设备,实现智能化、精准化控制。
早在去年4月份,博兴县出台文件:“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企业技术改造、科技创新的支持,使技改投入占工业投入60%以上。”
你可能没想到,山东省厨具协会就设在兴福镇,同时,正在建设兴福厨具科技研发中心和厨具检验检测中心。创新平台建设对厨具产业转型提供了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