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“一叶知秋”,目前一些终端家居卖场流量的断崖式下跌,已经可以看出传统渠道的岌岌可危。
新的已经到来:
综合物业、社区店、精装房、淘宝电商、微信小程序
……
新的渠道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,至到眼花缭乱的地步。
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现象?
因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“碎片化”了,由此购买的场景也多样化了。
如何应对这一趋势?
这是“渠道变革”需要思考的问题,
这不仅是“渠道变革”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曾几何时,全国模仿者众多,一窝蜂上。
若干年后,全友、林氏依然挺立,模仿者大多铩羽而归。
或者,更残酷地说,全友和林氏之后,已经又有新人占潮头。
为何这么说呢?
胡继飞解释:“随着需求人群向“90后”、“00后”更年轻的一代转化,他们已经没有时间来为理想中的家东奔西跑了,所以亚度提供的产品就是‘拎包入住’,从客厅、餐厅、卧室、儿童房、玄关、厨房、卫浴等8大空间一体化全屋集成家居系统定制,直接拎包入住,为他们打造可负担的美好生活。”
聚焦到渠道这个角度来分析,可以看到,因为通讯、支付和物流的发达,人们可以自由地散落到各种私密的生活场景进行“碎片化的消费”,传统渠道也就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,全渠道营销由此提上日程:多元化、社区化、线上线下融合,以“去中心化的销售”模式构建家居新零售的“人、货、场”。
其次,要正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,上游房产业已经把大众的钱包“清缴”得差不多了,甚至在一些一二线城市还出现了六个钱包供一套房的情况。对产品性价比的敏感和要求倒逼制造商对自己的改革。
反观行业中逐渐掉队的家居企业,他们并非无法感知市场的变化,而是对过去运营路径的依赖,让它延缓了改革的步伐:
例如,我曾拜访的一家企业,定位四级乡镇市场。以经销商拿散货为主,主要依靠3月和6月经销商会上门订货,库存大量积压。操盘手感觉很累,于是我问了他三个问题:
问1:如今的乡镇还有具备购买力的消费者么?
答:虽然越来越少,但是肯定有。
问2:注意到您的经销商的年纪了么?
答:都是合作了几十年的经销商,年纪大。
问3:想过改革么?
答:我对标的竞争企业也同样还没有启动改革。
所以,“渠道变革”在我看来是表,内里是思维的变革,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敢于变革的胆识,问一问自己:
1、是否有预见市场的能力。
2、是否敢于打破既有关系,并重建利益格局。
3、是否敢于抛弃惯性思维,并离开舒适区。